Clinet: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109年度春祭」主視覺系列設計

A1主視覺海報設計
Truss帆布場佈現場照(相片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提供)
春祭當日活動照(相片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提供)
「勞動女性紀念碑」右側Truss帆布設計圖(W5.5m×H2.5m)
「勞動女性紀念碑」左側Truss帆布設計圖(W5.5m×H2.5m)
春祭邀請卡封面設計
春祭邀請卡封底設計
邀請卡信封設計(西式蝴蝶封10K)
春祭邀請卡內面設計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 春祭活動由來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原稱「二十五淑女墓」,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是為紀念1973年一艘由旗津開往前鎮之民營渡輪「高中六號」因超載與機械故障翻覆沈船,導致25名女工於上班途執中集體罹難的工殤事件而設立。這25位罹難者皆是住在旗津中洲地區,任職於前鎮高雄加工出口區內電子廠與紡織成衣廠的未婚女性,其中更有數位年齡低於16歲(當時法定最低勞動年齡)。

在昔日臺灣民間信仰中,認為單身未嫁女性不能列入自家的祖墳與祖先牌位,一般都會採「冥婚」或是「設廟立祠」兩種方式讓其有所依歸。因此,高雄市政府與家屬及地方仕紳協調,決定將她們合葬於中興里與中和里之間,稱為「二十五淑女墓」;後因興建高雄港第四貨櫃儲運中心,再遷葬至旗津國中今址。

從1960年代美國援助台灣經濟,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開始,女工就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角。在過去重男輕女的社會中,許多窮困的農村家庭為供兒子讀書,父母常會要求女兒(尤其是長女)在國中畢業後立即前往工廠賺錢,以分攤家計並撫養手足。

2004年起「高雄女性權益促進會」努力向高雄市政府爭取,希望「二十五淑女船難事件」所帶來的省思,不應只是對這些女性勞工未嫁的感嘆,而更應看見勞動女性對台灣經濟成長的付出,並且對於勞動議題帶來性別視角的思考,正視不同性別者的勞動權益。

至2008年4月28日(國際工殤日),高雄市政府正式把「二十五淑女墓」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此後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每年均會於此地舉辦「春祭」活動,悼念曾為台灣經濟而犧牲付出的女性勞工,並提倡勞動權益的性別平等。

主視覺設計概念

我在設計今年「春祭」的主視覺海報插畫構圖時,首先繪製了70年代加工出口區之電子廠與紡織成衣廠女工常見的勞動形象,並以百合花與蓮花點綴在人物周圍。百合花是「春祭」獻花儀式時慣用的花種,蓮花的想法則來自勞動女性紀念碑的主體造型為一朵巨蓮。

蓮花,亦稱芙蓉花,唐代詩人李白有一首寫閨怨的詩,「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無窮的哀怨盡在不言中;而勞動女性紀念碑則將這兩句詩改寫成「昔日斷根草,今成芙蓉花」,昔日因雲英未嫁至身後斷根牌位無所依,今後化為警醒社會重視勞動性別平權與工作安全的歷史勞教。

我在設計「春祭」戶外Truss帆布展架與活動邀請卡時,又再加入古箏及二胡彈奏者的演出形象,則是為了呼應今年「春祭」活動,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勞工局的活動構想:以經典流行老歌〈被遺忘的時光〉歌詞「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迴昇出我心坎」為引,透過古箏及二胡去彈唱出1970至1980年代勞工喜愛的經典歌曲。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表示:許多年輕人可能還不知道民國62年旗津發生「高中六號」渡輪翻覆,導致25位加工出口區女工溺斃事件,328春祭活動就是要讓大家記起被遺忘的時光,肯定女性對家庭及社會的貢獻,以及喚起大家對於職業災害的重視。

, ,
, , , , ,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