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作品拍攝 | Kimei Lo

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1955 -)是位長期關注南非政治和社會議題的當代藝術家,以作品為南非社會發聲,享有國際聲譽並備受尊崇。他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父母在種族隔離政策時代1都是為政治受難者辯護的人權律師2,這對他的創作影響深遠。肯特里奇在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主修政治學和非洲研究3,隨後在約翰尼斯堡藝術基金會進修,並於1981年前往巴黎的雅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學習默劇和戲劇,積累了豐富的藝術和政治學背景。作為白人和猶太裔南非人,他的身份認同微妙,他反對種族隔離制度,並表示:「對於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記憶甚至早於任何藝術創作的記憶。」

他的生長環境、家庭教育和跨領域的學經歷賦予了他深刻的「反身性」批判視角4。在他40年的藝術創作中,清晰可見他對「後殖民主義」、「他者與再現」、「異質性的保持」、「抹去、重寫」、「變形、流動」、「破碎、疏離、拼貼」和「諷刺性模仿」等文化研究概念的探索與思辯,他在創作過程中也大量採用了與這些概念相呼應的藝術手法,並通過其慣用的「凝固時間」與「開放式」敘事結構,去層層演繹南非社會的複雜性,揭示南非種族、階級、城鄉之間的差異對比與矛盾衝突。

後殖民主義5的他者與再現,異質性觀點的保持

肯特里奇的作品經常反映南非的社會政治背景,探討歷史創傷、種族隔離和社會不公等主題。在《這個世界充滿了她的缺席》中,「她(HER)」可以代指「女性」以及「國家」。在此背景下,「HER」更可能指向「南非」。這幅素描手稿中的主角背對觀眾,象徵對南非社會不公與政治壓迫的抗議,也象徵了被隔離統治者在社會和歷史中的缺席。這種缺席不僅是物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反映了被隔離統治者的存在與觀點,在西方「大寫他者」(Others)6歷史書寫與社會結構中被邊緣化與忽視的情況。

在《和號》中,「&」是將兩個存在體連結在一起的英文符號,象徵議題往往具有兩面性或非單一性,這也是肯特里奇在他無數的作品中時常表達的態度。他提醒人們在面對議題時先別急於論斷,而要能看到其背後的複雜性。相較給出標準答案,他更想透過作品提供人們探尋答案的方法,對於不確定價值與跳躍性邏輯,他抱持維護與包容的態度,寧願選擇保留含糊的氛圍,讓所有的衝突與討論、理性與感性皆得以並存。

肯特里奇的藝術理念深受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影響,挑戰並解構傳統美學,強調身份與認同的多元性和動態性,表現被邊緣化的聲音和敘事7。他融入非西方藝術形式和符號,重述被忽視的歷史,並帶有強烈的社會和政治批判意識。他結合動畫、素描、裝置藝術和表演藝術,創造出層次分明的作品,體現文化交融和多樣性的美學理念。

左圖《這個世界充滿了她的缺席》 與右圖《和號》分別出現在「素描手稿」與出口牆面的展區位置,它們貫穿並揭示了肯特里奇這40年藝術作品的主題關懷與創作態度。
1989年起,肯特里奇創作了橫跨30年、共11部的《素描投影》系列短片,北美館以大型裝置投影放映了其中5部,畫面右方是《城市之深》,左方是《別的臉孔》。

在北美館展出的《素描投影》系列短片,包括《城市之深》(2020)、《潮汐表》(2003)、《紀念碑》(1990)、《別的臉孔》(2011)和《約翰尼斯堡,僅次於巴黎之最偉大的城市》(1989)。這些短片在場景變換上具有獨特的視覺表現和迷人的配樂,呈現南非社會種族、階級與城鄉矛盾,以及動盪的時局。肯特里奇透過虛構的地產大亨蘇荷.埃克斯坦(Soho Eckstein)和其他關鍵角色之間的緊張關係,突顯他身為藝術家所面臨的焦慮。

以《城市之深》為例,肯特里奇透過超現實的手法,將博物館內的展品與館外的現實世界聯繫起來。虛構的地產大亨蘇荷在博物館內欣賞以南非黑人礦工為主題的畫作和由礦石雕刻而成的雕塑。左邊畫作中桌布上擺滿著豐盛的富人餐食,與右邊畫作中礦工手握混濁雨水的空餐盤形成強烈對比,餐盤內雨水搖晃出的字條上寫著:「等待更好的食物」(WAIT FOR BETTER FOOD)和「等待更好的人」(WAIT FOR BETTER PEOPLE),猶如黑人礦工內心的吶喊。

咖啡在殖民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而摩卡壺這一歐洲文化常見的日用品,則象徵著黑人礦工的辛勤勞動被轉化為殖民者享用的商品。《城市之深》中,礦工辛勤挖掘的礦石後來被雕刻成摩卡壺,擺放在博物館內展示。肯特里奇通過這些畫面,對比出殖民者對非洲資源和勞動力的剝削,突顯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間的文化差異、經濟和權力的不平等。摩卡壺的旋轉和沖煮過程象徵了肯特里奇內心的焦慮和不安,這些動作的重複和機械性也反映了礦工在壓迫環境中的單調辛勞,以及他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

博物館內地面出現的礦坑,與館外黑人礦工的勞動現場形成強烈對比,揭示了純藝術與社會現實的脫節。傳統博物館常被視為文化與藝術的神聖殿堂,代表著藝術的永恆和尊嚴。然而,在《城市之深》的尾聲,這些象徵性的建築結構開始崩塌,暗示了藝術殿堂並非不可動搖。肯特里奇質疑藝術不該侷限於象牙塔內的美學追求,更應直接反映和參與社會現實。崩塌的場景表達了他對傳統藝術觀念的挑戰,以及對藝術與社會之間更深層聯繫的渴望。歐式金碧輝煌的博物館代表著殖民者的文化和權力,而崩塌象徵著這種殖民統治及其文化霸權8的崩潰。這一過程反映了對殖民歷史和後殖民主義現實的象徵性批判,顯示了殖民歷史對被殖民者生活和文化的深遠影響,以及後殖民社會對這些歷史傷痕的反思和重構。

在《城市之深》這部作品中,肯特里奇揭示了殖民剝削、勞動壓迫、文化對立、內心矛盾等議題,以及他對藝術殿堂和社會現實脫節的反思、對殖民歷史的批判。

藝術哲學與美學形式的互相映射

一、抹去與重繪、變形與流動

在後殖民主義理論中,「抹去」(erasure)與「重寫」(rewriting)是核心概念。前者指殖民者透過改寫歷史和文化,抹去被殖民者的記憶和身份;後者則是後殖民反抗的策略,重新書寫歷史和文化,恢復被抹去的記憶與敘事。「變形」(transformation)與「流動」(fluidity)的觀點在後殖民理論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揭示了在殖民和後殖民背景下,文化和身份如何在權力和歷史的作用下被不斷重構和重新定義。這些概念幫助我們理解,文化和身份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在歷史和社會力量的作用下,不斷變動和重構的動態過程。透過「變形」與「流動」的視角,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後殖民情境下的文化互動和身份建構,進一步揭示被殖民者如何在殖民和全球化背景下,通過適應、抵抗和創新來重塑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敘事。肯特里奇在工作室架設攝影機,拍攝他不斷「塗抹」與「重繪」的創作過程,將一張張的畫作變成影像,串接成《素描投影》的系列動畫短片,生動地將「抹去與重寫」、「變形與流動」這些概念轉化為藝術化的表現形式。

透過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在YouTube發布的這段影片,讀者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肯特里奇的動畫創作過程。

肯特里奇的《素描投影》系列短片充分體現了他對後殖民主義理論的深刻理解和藝術轉化。以2003年的《潮汐表》為例,影片一開始,虛構的主人翁蘇荷悠閒地坐在一張海灘椅上看報紙,他的身後是一排臨時搭建的小木屋,屋裡擠滿了一個又一個的南非礦工家庭,他的前方是一片海水,黑人礦工家庭正在歡樂地洗浴、嬉戲、放牛。

從A»B的影格圖組中,可以看到海灘椅在小木屋裡不斷地變形與跳動,最後變成了黑人睡覺的床架,這一幕象徵著肯特里奇內心的不安,也反映了南非富人的內在矛盾與虛榮心理。在B»C的影格圖組中,畫面右移到另一間小木屋,屋內裝滿了海水,海水退潮後出現一位正在推礦車的黑人礦工。到了C»D的影格圖組,場景變成數個黑人礦工家庭共寢一室的擁擠畫面,南非婦人甚至只能睡在鋪著報紙的地板上,這一幕揭示了南非社會中種族、階級與性別的不平等待遇。

接著在D»E»F的影格圖組中,畫面從睡在報紙上的南非婦人赤足特寫,拉回到屋外的海灘場景,視線推移聚焦到蘇荷手裡的報紙,上面畫滿了暗諷殖民者將非洲自然資產視為勝利品的符號。肯特里奇以紅色的線條、桿子和價碼等標記,象徵歐洲人試圖佔有和控制這片土地的盤算和測繪分配的過程。南非黑人、動物與自然資源,到了殖民者眼中,都淪為可明碼標價與恣意掠奪的商品。牛隻被當成運力操到體態日趨瘦弱,這一切都在殖民地警察的望遠鏡頭監視中,象徵著殖民帝國對殖民地無處不在的社會控制。僅僅透過《潮汐表》動畫中這一小段的逐格影像,肯特里奇就銳利地揭示了後殖民社會中被壓迫群體的艱辛與無奈,也批判了殖民統治對人種和自然資源的掠奪與破壞。

《潮汐表》動畫片段逐格影像,翻攝自北美館。

二、凝固時間與開放式的敘事結構

肯特里奇在《潮汐表》這部短片中,不僅運用了「抹去、重寫」、「變形、流動」等藝術手法,他還巧妙結合了「凝固時間」與「開放式」的敘事結構,讓動畫作品延展轉譯出嶄新的語彙。首先,他將「凝固時間」運用得淋漓盡致。在影片中,許多場景的時間被放慢了,這不僅讓觀眾有機會仔細觀察角色的動作和表情,更重要的是,這些延長的瞬間使角色的內心世界和情感得以深入展現。例如,蘇荷坐在海灘上的場景,海浪的起伏和他的靜坐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動靜結合的處理方式,彷彿將時間凝固在那一刻,觀眾可以在這個緩慢的節奏中,感受到角色的內心情緒和作品的情感張力。

其次,肯特里奇通過「開放式」的敘事結構展示了他的獨特創意。影片中的故事不是線性發展,而是由一系列相對獨立但相互關聯的片段組成。這些片段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故事結局,而是留給觀眾自己去解讀和聯想。例如,他通過片段化的敘事手法,展示了蘇荷的內心世界和他所經歷的變化,同時也反映了南非社會的現實。觀眾可以通過這些片段,自行構建角色的背景和情感狀態,這樣的結構不僅增加了觀眾的參與感,還讓作品的意義更加豐富和多樣化。

肯特里奇的《素描投影》系列創作,不僅僅是一部部的動畫短片,更是一場深入的思想實驗和感官體驗。他的精湛技巧和對後殖民主義問題的敏銳理解,使得他的作品在藝術表現和內容深度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1. 南非的殖民歷史始於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52年在開普敦建立補給站,開啟了南非的歐洲殖民時代。1806年,英國佔領開普殖民地,並在19世紀末與布爾人爆發了兩次布爾戰爭,最終在1902年英國獲勝,使南非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地。1910年,南非聯邦成立,由英國和布爾共和國的四個殖民地組成。1948年,南非國民黨上台,實行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將非白人居民徹底隔離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這一政策持續到1994年,當時納爾遜・曼德拉當選為南非第一位民主選舉的總統,種族隔離制度正式結束。 ↩︎
  2. 父親辛里.肯特里奇(Sydney Kentridge)在職生涯曾為三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辯護,包含南非人權鬥士暨首位民選總統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母親菲莉西亞.肯特里奇(Felicia Kentridge)則為南非法律資源中心(Legal Resources Centre in South Africa)共同創辦人,該組織至今仍持續為貧窮人口或弱勢民眾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
  3. 「非洲研究」聚焦於全面分析非洲大陸的歷史、文化、政治和社會動態。這門學科涵蓋殖民與後殖民理論、文化與身份認同、歷史創傷與記憶、經濟發展、政治動態與社會運動,以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強調了被殖民者觀點在歷史書寫中的缺席,並探討身份認同與「他者」的交互影響。這門跨學科的領域透過多元視角深入理解非洲的複雜現實,並為未來挑戰提供知識基礎和解決方案。 ↩︎
  4. 反身性思考(reflexivity)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批判的思維方式,要求研究者對自身的立場、背景、偏見和方法進行審視,理解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他們的觀察和結論。這種思考方式強調自我覺察、透明度和對自身研究過程的批判性反思,以減少偏見並提升研究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
  5. 後殖民主義是一種理論和批判性分析的觀點,主要探討殖民主義時代結束後,殖民地與被殖民地之間的持續影響和關係。這一理論強調了在殖民結束後,殖民地仍然面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挑戰。後殖民主義關注於理解和挑戰殖民遺產,包括不平等的權力結構、文化壓迫、身份認同和歷史記憶的重塑。後殖民主義理論通常採取批判性的、反殖民主義的立場,挑戰西方中心主義和殖民地思維的優越性。它強調了跨文化對話和被殖民地主體性的重要性,並呼籲對歷史和現實中的不平等和壓迫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
  6. 「大寫他者」(Others)和「小寫他者」(others)在哲學和批判理論中具有重要意涵。「大寫他者」(Others)通常指的是西方強勢的殖民者或主流文化中的主導群體,而「小寫他者」(others)則指的是被殖民者或被邊緣化的群體。這反映了權力結構和社會層級中的不平等關係。 ↩︎
  7. 肯特里奇通過藝術作品探索被種族隔離的南非人民「被消音」的處境,同時也強調議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他主張觀眾應該以開放的態度來理解和探索作品背後的意義,這一觀點與印度裔後殖民女性主義學者史碧娃克於1989年發表的論著《被壓迫者能夠說話嗎?》遙相呼應。史碧娃克強調,要警惕西方學術與文化對第三世界的再度殖民,因為任何知識分子都難免會受到西方思維的影響,導致其在研究與書寫被殖民者時欠缺自我覺察而重蹈「知識暴力」的覆轍,反而消除、歪曲了被殖民者(特別是女性被殖民者)的聲音。她提倡批判性的反身性思考,以解構知識權力結構中的不公與次殖民者的多重壓迫,並為那些無法在主流話語中表達自己的人提供平台和支持。她主張在研究和討論他者的再現時,應保持理論內容與結論的不確定與開放性(即:異質性),包容多樣化的聲音和視角,避免單一結論的壟斷,以更全面地理解複雜的社會現象。史碧娃克的論述和肯特里奇的作品,雖然來自不同的領域,但都展示了對如何再現他者的關注,以及對學者和觀眾在面對這些議題時應採取開放、包容態度的提醒。 ↩︎
  8.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是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在其著作《獄中筆記》(Prison Notebooks)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用以描述統治階級如何透過文化上的意識形態控制來維持其統治地位。這不僅僅是透過經濟或政治手段,而是通過文化、教育、媒體等方式對社會進行深層次的影響和控制。文化霸權強調了文化和意識形態對社會結構和權力關係的重要影響,顯示了統治階級如何利用這些手段來操縱和影響大眾的價值觀和行為,從而維持其政治和社會地位。 ↩︎

💡繼續閱讀:【展評】《威廉.肯特里奇》個展:後殖民主義視角下的南非社會衝突與藝術詮釋(下)

展期:2024.05.04-09.0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

【展評】《威廉.肯特里奇》個展-後殖民主義視角下的南非社會衝突與藝術詮釋(上)

,
, , , , , ,
△ Back to Top